关于我的教学勇气读书笔记
导语:《我的教学勇气》是一部关注教师心灵勇气的著作,在平常的教育叙事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味。书中讲述了25位美国教师的教学故事和心路历程,这些故事或真实有趣,或充满智慧,或深切感人,他们为学生成长付出的努力令人敬佩。他下面小编为您收集整理了关于我的教学勇气读书笔记,希望对您有帮助!
书是一扇沉重的门,它垂青于每一个敲门者。它敞开的门扉里,是一口淘不完的井,是一座掘不尽的矿,是一片看不够的景,是一腔抒不倦的情。记得曾经有一位大师和我这样聊起过关于“大师”的话题。古人说:“自古圣贤皆寂寞。”“寂寞”是成为大师的必要条件。大师之为大,不一定经历了大的灾难,承担了大的不幸,但一定是沉浸在大的寂寞之中,忘我地投入工作和学习——工作和学习是他们的生命本身,而不是养家糊口的手段。然而,“寂寞”太难了。大多数人善于热闹,而不善于寂寞,这就是大师和公众的区别。于是,抱着向大师学习“寂寞”的初衷,暑假捧起学校下发的《我的教学勇气》一书,看了起来。
《我的教学勇气》一书讲述的是有关美国教师的教学故事,或真实有趣,或充满智慧,或深切感人。美国的教师为学生成长付出的努力确是令人敬佩,他们爱学问、爱学生,渴望将自己热爱的学科与学生建立牢不可破的联系,总是千方百计点燃自己的教育激情,积极与同事合作,探讨和研究,创造更好的教育氛围,使每一个学生都具有最美好的品质。
故事深深吸引着我,也泛起了我对自己在教育岗位上工作十多年的涟漪。无意中,翻开了2003年半年时间内写的4万多字随笔,忽然发现自己的教学勇气给丢得一干二净。从事行政工作以后,我几乎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管理工作上。每天都忙碌于琐碎的杂务中,在各种各样的表格里来回穿梭……似乎已经渐渐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扪心自问,其实很多时候,觉得对学生感到很愧疚,看着那一双双充满幼稚的瞳孔,歇斯底里的愧疚。清楚地知道自己错误的行进路线,却还是宁愿堕落地执迷不悟。偶尔听某某说起,衡量一个教师还是应该看他的教学工作,而不是看他的管理工作如何。话语再次激起我内心无比痛楚的愧疚。回想还未踏上管理岗位时的我,做班主任做得那么津津有味,与我的学生们走得是那么贴近;教学工作为了承担一堂教研公开课,会早早备好课,然后在空无一人的教室里演说自己的教学过程;专业成长方面的论文、随笔时不时会出现在报刊杂志上……而今,翻开自己的成长档案,发现自己这几年竟是空白,不免心里一阵凉!是的,抬起头,忽然才发现自己走了这么远一段空白的旅程,回头细数那些日子,却也过得安逸而自得。就是源于这样的安逸和自得,让我内心的愧疚愈演愈烈。于是,我尝试着找回当初的我:努力让自己的课堂变得灵动,教研组活动积极参与,一有时间我就进班级和孩子们在一起……还有我的管理工作,尽管这些让我累得精疲力竭,似乎这样,我的一颗愧疚的心才得到了些许的安慰。
不管是教育还是教学中,我们都需要足够的勇气。我们要面对性格迥异的学生,他们中也许总有那么几个让你忙于应付,而我们要想到合适的方法去走进他们、理解他们,从而达到我们教学的目的。我们要面对各种层次的家长,要让他们和我们一条心,相互交流教育理念,为达到同一目标而努力。我们要面对有个人喜好的教育专家,让他们的专长溶于我们自己的教学特色于无形。我们要面对社会发展需要对教育的需求,提升自我的综合能力和素养。教学中我们需要足够的勇气,伴随着我们的有工作成功的喜悦和工作失意时的沮丧。
看到《我的教学勇气》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教师这个职业需要心灵、意志、精神不断电更新,以获得力量和勇气。尽管这个工作经常给教师带来疲惫、无助,甚至伤害,但优秀的教师不会放弃……”这段话,唤醒了我沉睡的激情,让我在失去为人师的信念与信心时充实了自己的教学勇气。特雷莎修女说过:“我们做的从来不是大事,只是用大爱做小事。”我想:无论爱的过程是愉悦或是痛苦,我都要把爱献给孩子们,用心来教,因为孩子值得我们付出。昌楼兄送过我的话,说的好:孩子的教育不能重来!为了孩子的明天,让我们今天就做起来!从小事做起,重新找回我的教学勇气,重新点燃我的教学激情,为孩子的一生发展和幸福奠基!
翻开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到导言部分,我看到几行这样的文字:“如果你是一位从来没有经历过痛苦时光的教师,或者有过却不以为然,此书就不适合你了。”看到这儿,我不禁愣住了,上述两种情况我都不曾经历过,那我还要继续下去吗?然而,看到他下面的文字,我决定要随着作者一起展开一次心灵之旅,他说:“这本书适合这些教师:他们体验过快乐和痛苦的时日,而且其痛苦时日承受的煎熬仅仅源自其所爱;本书适合这些教师:他们不愿把自己的心肠变硬,因为他们热爱学生、热爱学习、热爱教学生涯。”虽然还未有过教学经历,但是,心中一直都憧憬着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这一切,只是因为喜爱。
之后,我把这本书推荐给一个朋友,并向他讲述了自己的想法,他用充满遗憾的表情看着我,说:“永远不要做教师,它会毁坏你对生活所有美好的想象,那些琐碎的事情会耗费你所有的时间与热情。”他的这些话似乎是对的,因为我在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和《我的教学勇气》中听到了太多的教师内心真切的焦躁、忧虑、无助与迷惘的呐喊,他们的困惑与恐惧被活生生的展现在我的面前,使我感到了焦虑,“以后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这样的话一直在我的耳边回响,使我不得不开始思考,当我走上讲台,并成为一名教师的时候,我又该如何面对内心的.这种恐惧与迷惘?
在本书中,帕克帕尔默像一位朋友一样,真诚地向我们倾诉着他自己对于教师与教学的思考。“认识你自己”,这句镂刻在雅典特尔斐神庙的名言,曾被先哲苏格拉底奉为圣言,在该书中,又重被帕克帕尔默给提了出来,针对教学中的困惑,他提出要关注教师的内心生活。我认真地读完他关于教师内心的讲述,书中的字句让我隐隐约约看到了海德格尔、拉康、马丁布伯的影子——海德格尔关于存在的本真状态的论述、拉康的“他者”的概念以及马丁布伯的现代“对话”概念。书中深刻的思考、浓厚的哲学意味与诗意的文字,一刹那竟使我恍惚起来,“或许作者应该和文学有着某种关系”,我为自己的这一想法感到惊奇。于是翻开书上最后的作者简介,在第一行,写着“帕克帕尔默是一位作家、教师、活动家”这样的字句,不禁让我兴奋。
在《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的开篇,作者引用了里尔克的诗歌:
啊,别分离,
亲密无间,
与繁星相聚在天际。
何为心,
若非与繁星聚一起?
与众鸟齐飞,
乘风,驾云,
齐归。
这里,里尔克所说的“齐归”意在返回精神家园,是内在的,自由的空间。借助这首诗,作者进一步指出“分离”是我们习惯的生存状态。通过里尔克的诗歌,作者引导我们破除外界与自身的干扰,通过内心世界的转变返回精神家园,达到精神上的一种自由,并将自己置身于兼容“我”之小天地和所有“非我”之广袤宇宙的地方,把自己整合为伟大生命网络的一部分,从而超越恐惧,走向整体。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曾说: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这样的诗句,引发了海德格尔无限的感慨,它描述了生命的一种理想状态,然而在现代社会,在工具理性极度膨胀的状态下,人被遮蔽于日常生活状态之中,作为个体的人消融于众人之中,“沉沦”于“众人”无意义的闲谈、好奇与两可之间,丧失了自己的本真状态。海德格尔通过反思,提出人必须破除外界对自身的遮蔽,回归自由之境,向死而生,重获生命的真谛,从而达到诗意的栖居。
在《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中,作者似乎也借鉴了海德格尔的哲学,只不过是将其运用到了教育学中去。在人们一次次反思,一次次论证教学技巧与教学策略的时候,作者提出“教学不可局限于技术层面”,“我们必须寻求一种尊重教师和学科多样性的教学理念,而这一点是方法论上简单处理根本做不到的。”解决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问题是比技巧更基本的东西,教师的成长源于心与心的交流,通过讨论我们作为教师的真我和身份到底是什么样的问题,从而返回自身,发现真我,从而立足于真实的自我,认真地倾听来自内心深处的声音,唤回自我心灵。
然而,这又是一件十分危险的、让人恐惧的任务。为了减少可能受到的伤害,长期以来教师已经形成了一种自我保护的观念,他们把自己保护在社会习俗之后,带上厚厚的面具,在内部真实和外部表现之间建立了一道屏障,把自我和同事、学生以及观念隔绝起来,逃避所能遇到的一些冲突,在这样一种状态下,形成了实践与自我的分离,话语陈述与心灵的分离,教师的自我认同和自身完整感被削弱,失去了教学的心灵,进而陷入到了一种更为危险的生活中去。
作者指出教学的恐惧使得教师过着教育和分离的生活,“恐惧是一种使我们和同事、学生、学科以及我们自己相分离的东西。恐惧关闭了一切‘求真试验’,也禁锢了我们教学的能力。”令教师更为恐惧的是,他们在“他者”的注视下重塑着自我,不断地失去自身认同,造成了教师内在的缺失——缺失情感,缺失自由,缺失理想,缺失自我,只能是在精神的荒漠中游荡。在我们的社会普遍关注外在的教学技术与技巧的时候,作者提出真正要关心的不是这些,而是教师的心灵。“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教师应该“认识自我”,“在每个教育阶段,教师的自我是关键。”教师应洞察自己内心所发生的事,去探求少人踏足的小径——一条重获内心世界资源的小径,过一种不再分离的生活。
因此,帕克帕尔默提出每位教师都应该重拾教学勇气,不必把自己置身于恐惧之中,而是敢于正视生命中的那些恐惧,去发现自己内心的世界景观,便会发现自我表达与行动的天地。
峡谷的蝉鸣声听来很特别,不似这里吱吱地叫个不停,而是起伏有致,时断时续。但无论怎么婉转,一闻便知是蝉。蝉便是蝉,改变了嗓音和语言,改变不了作为蝉的特质。一样的于地底蛰伏数年积攒能量,却只能在枝头鸣唱一个秋天。古人赞美着它的纯洁,今人贬低着它的行径,又有几人关注过它的感受?唯有智者短短几字借它说着自己的心事:“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我的教学勇气》编辑了许多美国教师的教学故事,与我们不同的嗓音,不同的语言,展示的场景、表现的心情却是那么的相似。也许,只是因为我们有着共同的特质:教师。我们同样需要为完整教学生命积累着,积累着知识、经验、爱心以及耐心。我们同样需要为继续教学故事奉献着,直到青丝熬成白发,皱纹篡改红颜。这本书之前从未认真听过我们自己的声音,这本书之前,从未有人愿意倾听我们的声音。
时间淡漠了激情,也许与此同时也淡漠了对理想的坚持。岁月苍白了生活,也许与此同时也苍白了对信念的执着。一年年在同样的操作间里周而复始,没有了新奇。确实,一些时候,教学成了件平淡乏味的事。忙于事务的我们,除了象征性停下来应付些额外的差事,根本没有时间或者说没有心情静下来思考我们曾固守过的心灵,更加没有有效的方法来强调曾经的那些日子留下的痕迹。
那么,十几年的教学生涯除了憔悴,还给我们留下了什么?不思考,又怎能有收获?很多时候,思考对我们来说是件痛苦的事。它意味着在享受大部分快乐的同时,还要承认一些失误、修改一些作为、寻找一些遗失的很重要的东西。为了悠闲,我们往往选择逃避。为了轻松,我们往往选择放弃。在山脚下徘徊的时刻,在把头深深埋入沙子的时刻,我们丢弃了一点骨子里原本有的东西,那就是:勇气。
来自异邦的鸣唱唤醒了心底的声音。鼓足勇气面对,才有可能获得成功。面对的不仅仅是学生,面对的还有社会,还有自己。“教学既是智力工作,也是正义事业。”为教育公正而教学,公平会换来应有的公平,公正会得到应有的公正。在滋养学生的同时,要时时返回自己的心泉,从中汲取滋润自己的甘霖。这样,正义和公正才不会枯萎凋谢。
生命消逝前的这个秋天,蝉的鸣叫依旧那么响亮。它丝毫不为评价的不公而抑郁,也丝毫不为即将离去而伤悲。因为它在告别这个世界之前,早已经将无数生命深深埋入了土壤,下一个艳阳高照的夏天,又一曲合奏会在树梢回荡。
“行西陆谓之秋”(隋书·天文志),西陆是属于蝉的季节,夜色里,有雨声和蝉声的和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