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指挥技巧

时间:2024-12-05 16:35:15
合唱指挥技巧

合唱指挥技巧

技巧:名词,指表现在文学、工艺、体育等方面的巧妙的技能。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合唱指挥技巧,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一部分、指挥常识

一、合唱指挥的作用

指挥者是合唱队的灵魂、合唱作品的解释者和艺术指导,演(唱)人员必须按照其意图来表达。合唱指挥在台上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1、提示合唱队员。合唱队员往往不能记住所有排练时合唱歌曲要求的所有细节;或伴奏与合唱的脱节;声部的转换;这时,指挥在台上的手势会起到提示作用。

2、决定一些无法定量的处理。比如,合唱队员记得某处要求渐慢或渐快,到底慢多少,快多少,从哪里开始慢,到哪里回到原来的速度以及感情的变化等等这些,是无法量化在谱面上的,只能看指挥临场的表达,因为艺术是需要情绪的,不是写下来就行了的。

3、临场发挥。演出,本身会让人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中,指挥常常在演出中迸发出排练时没有过的激情和想法,所以,演唱者必须注意指挥在台上的动作,并且要和指挥配合默契,一旦指挥出现了排练中没有的处理,合唱队员反应要快,要立即表现出来。这种临场发挥常常是相当精彩且不可复得的。

4、表现性,增强作品感染力。这一点并不是所有指挥都有,指挥各有各的风格,有的指挥看上去沉默,热情都在心里和手上,有的指挥则表演性很强,在音乐传达感情的同时,指挥自己也在用形体动作给观众传达着自己的情绪,也就是说,有的指挥确实有指挥给观众看的成分。

5、组织排练。选拔队员、排队形、声部安排。

二、对于合唱指挥的要求:

作为合唱的指挥,在自身要求与技术要领等方面是非常严格的,各人指挥的合唱队规模不等,总体来说主要由以下几点:

1、要有充分的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做好指挥而且无可替代。

2、要有一定的识谱、理解和作品演绎能力,熟知合唱中可能出现的某些问题并加以纠正。

3、有较好的听觉、记忆力和较强的节奏感。

4、有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能够准确地理解、分析和处理作品。

5、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以便于随时号召大家服从指挥,调动演唱者的情绪

三、指挥基本动作及要求

指挥的动作应该准确、简洁、美观大方,易于被了解,富有表现力:

1、站立时,上身要挺直,两脚自然稍分,两脚不动,一前一后,不要并拢,那样站不稳,也不要丁字步,大概相隔一脚宽,左脚可稍上前一些,要站得稳而美观,指挥过程中忌身体大幅度摇摆。

2、面部表情要丰富,眼睛要能传神,善于运用眼神和面部表情来启发合唱队,协同一致地表达出作品内容,耳朵对音准就有很强的辨别能力,及时纠正演唱发音不准或唱与伴奏不协调的情况。

3、指挥时双臂抬起至胸前,不宜过高或过低,一般情况下应掌握在上与眉齐、下不低于腰部这一活动范围,挥动手臂时,大臂带动小臂,要自然有力、舒展大方;手指不要伸直,手心自然保持弓形(钢琴手型),忌两手心平行向上或向下,注意动作的中心是手腕部。双手的动作要匀称,指挥时拍点和拍子方向要清楚,不可含糊。一般来说,双手的动作相同而挥动方向相反,右手是掌握速度和节拍的,左手是掌握表情、强弱等的,动作要灵活,富有表现力。

四、简单技巧

1、开始。当指挥者站定指挥位置后,要首先通视一遍合唱队和乐队的全体,这样做一是对合唱队人员的站位、注意力及其他准备情况等进行检查,二是这相当于是一个动作提示,即“告诉”全体人员作好最后的准备。

2、检查无误后,开始指挥,这时可以左手心向上、左臂平举的姿势给音响师一个提示,(如果是自带乐队或钢琴伴奏,应当是先给伴奏一个提示拍也叫做预备拍,左手心向上、左臂平举的姿势,向上,到最高点时稍停,下落时伴奏启,预备拍时勿把手举太高)伴奏启,前奏曲期间,你的右手应保持自然垂下贴于身体,同时合唱队应保持队形及静默。

3、伴奏前奏曲至结束时,这时应给合唱队员一个预备拍,预备拍是一个虚拍。这个虚拍是音乐开始的前一拍的图示,也是精确地给演员开始演唱的'呼吸口,使演员们统一→吸气→张口→演唱,也就是预备→虚拍→实拍的过程。开始挥动右手,指挥领唱加入,待需要合唱队加入时,可以左右手同时挥动,提示起唱。注意,每加入一个演唱单元,原来的指挥动作须持续进行。歌曲行进当中,双手和手臂的动作应依拍子的强、弱、快、慢、连音、断音等作出适当的提示,这些提示应体现在双手和手臂动作的轻、重、缓、急、柔和、平稳、果断以及动作的幅度大小当中,必要时可突破常规,以大幅动作来展现歌曲的激烈情绪。当然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动作节拍准确这一基础之上。

4、结束。乐曲的终结,往往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要指挥好合唱曲的终结,使整个作品得到完整的表达。在指挥结束乐句时,动作要果断、准确,使饱满的情绪贯穿到最后一个音符。再次提醒:只有等你的指挥动作全部完成时,乐队和合唱队等才可以终止演出动作。

五、几点注意事项

1、动作的准确性应为指挥的第一要则,特别是指挥非专业合唱队。

2、即兴发挥应慎重,必须建立在扎实的动作练习基础之上,且忌过多。

3、指挥者的面部表情是调动演唱者情绪的有力工具,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4、指挥要有案头工作,对作品要有分析能力,如段落之间的变化、对比,作品的节奏、速度、力度、强弱、快、慢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熟知和准确掌握乐曲旋律、节奏是指挥成败的关键。

5、打拍时两手不要交叉,也不要碰到一块,始终打在同一平面。

6、右手是指挥的灵魂,控制速度,节奏。左手是音乐的表情变化。齐唱的时候两只手同时打拍,领唱部分只用右手指挥,左手做准备状(自然下垂,或自然的放在腰部位置),间奏部分用左手指挥。前奏及间奏部分,可以单手打拍子(右手,左手亦可),开始准备唱的时候可以单手或者双手给气口,以示意合唱队进入。

7、谢幕:上台台风要好,谢幕时侧身走,看准舞台位置,面朝观众致谢,原地转身,中间谢幕时上前一、两步转身致谢,再向前走一步转身开始指挥。

8、根据作品的内容,指挥在处理作品强弱、动作上要有一种“重力向下、离心向外”,即重拍、强拍手势向下,弱拍、轻拍向外的动势规律。

9、拍点的打法,就如同拍皮球的感觉,手腕向下顿,然后立即弹起。

10、最后,关于衣服的问题,应依演出场景而定,总之衣着宜穿着大方、不妨碍指挥(包括指挥动作和心理反应),与演唱队、演奏队及演出场景保持和谐为原则。

第二部分、拍式与打法

1、2/4拍子 双手由上往下(带向外侧)再原路返回就可以了

2、4/4拍子 双手由上往下(带向外侧)——里——外——上

3、3/4拍子 双手由上往下(带向里侧)打三角形~就是右手向左画三角左手反之~手的姿势要好看不要太硬,手指要翘一点。

第三部分、声音的训练

1、往往在排练或演出前有这种情况:合唱队员因刚刚起床或感到疲劳,或者声音没有打开,有关肌肉一时活动不起来,所以,在正式排练作品以前要进行发声练习。条件允许可在钢琴配合下进行发声训练,也可以此时从作品中选用一句,作为练习。而作为练习的乐句必须是:由低音到高音,高音上所用的字必须是开口字。

2、口型,要竖起来,有利于声音音色的统一和规划。

3、呼吸,吸到小腹,深呼吸。要学会用气息来支撑声音。

4、共鸣,排练时对合唱队员要进行歌唱感觉与歌唱意识的培养。胸腔、口腔、头腔的应用。歌唱感觉和状态:挺胸收腹、眼睛强上方、双脚稍稍分开、口腔呈吸气(哈欠)状态,把意识放在小腹,想象气流由小腹上升冲击声带发音、小腹以上放松状态。

5、咬字和吐字。在排练作品时,对咬字和吐字的要求,无论如何都不能放松,并且要结合声乐发声的要求。唱歌不等于说话,首先每个字必须在好的气息的支持和共鸣位置的状态中进行,必须细致处理,不然就会唱得“含混不清”。因此指挥需要先行一步,才能对合唱队员提出要求。

第四部分:队形安排

男女声混合的合唱:女声第一排、男声第二排,四个声部的话,一样是高声

【拓展】合唱指挥的手部动作规范

1、各种力度变化的指挥法

指挥的动作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是靠动作的大、小、高、低,离身体的远近和肌肉紧张度的增减来表现力度及力度变化的。一般来说:动作越大,力度越强;动作越小,力度越弱;手位越高,力度越强;手位越低,力度越弱;肌肉紧张度越高,力度越强;肌肉紧张度越低,力度越弱;手心向上表示强;手心向下表示弱;面目表情紧张,表示强;面目表情松弛,表示弱;动作从小到大,表示渐强;动作从大到小,表示渐弱;肌肉紧张度从低到高,表示渐强;肌肉紧张度从高到低,表示渐弱;动作从李道外,表示渐强;动作从外到里,表示渐弱;手心从下向上翻转,表示渐强;手心从上向下翻转,表示渐弱;面目表情从松弛到紧张,表示渐强,面目表情从紧张到松弛,表示渐弱。

在实际指挥过程中,由于人的所有活动都是受大脑支配的,人的身体各部位都是一个协调的整体,指挥的动作往往会从手臂动作的大小、肌肉紧张度的高低及面目表情的变化等各方面协调动作,所以,指挥者常常会同时调动多种手段来实施指挥。如渐强时,指挥一面逐渐扩大动作幅度,一面提高手位,一面加强面目表情(特别是眼神),一面增强肌肉的紧张度等等。

2、合唱指挥的双手分工

指挥面对的是多声部的音乐作品和担负多声部音乐表演的演唱或演奏组织。要完成复杂作品的指挥任务,指挥需要双手分工。即由左右手分别担负不同的任务,并要协调配合。从分工上讲,一般是由左手担负表情和声部的提示,右手担负节拍和特殊节奏的提示。从技术上讲,指挥的动作应有较好的协调性,左右手都要有一定的独立活动能力,能够自如地作出多种音乐表演所需要的指挥动作。

3、指挥棒与指挥棒的使用

指挥棍是一种用木材或玻璃钢制作的细长带柄的短棍。两头粗细不一,从手柄处到棒尖,由粗到细均匀过渡,其长度一般从37公分~42公分不等,指挥者可视其手臂的长度选择合适自己使用的指挥棍。

指挥棒的作用是用以延长指挥手臂的,在面对庞大的乐队、特别是面对合唱队与乐对共同演出的宏大场面时,演唱、演奏和指挥间的距离会变得更远,加上乐队必需的谱台,乐器、话筒等物体,会在一定程度上阻挡视线,给相互间的交流与配合带来一定困难,由于指挥棍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手臂,就会使队员能够更加轻松的看到指挥手势,便于唱奏整体各方面的密切配合。因此,在乐队演奏或有乐队伴奏的合唱演出中,指挥者常常选择使用指挥棍进行指挥,以期达到良好的表演效果。

4、徒手指挥技术

徒手指挥是指不用指挥棍或和器物等任何辅助手段来指挥的指挥方式。一般在无伴奏合唱和有钢琴伴奏及其它简单伴奏形式而无乐队伴奏演唱的情况下选择这种指挥方式。

它的优点,在于指挥可以利用手指、手腕、手臂等各个关节、部位的细微变化,更有效的表达细腻的歌唱情感和音乐音响的刻画。由于演唱时合唱队前面没有庞大的乐队和乐队的乐器、谱台等物体遮挡,合唱队、伴奏者与指挥间的交流方便,视线清晰,目标集中,因此,指挥棍的使用就没有必要。

但是在乐队演奏或有乐队伴奏演唱歌唱性较强和更需细致表达的音乐时,亦有指挥选择徒手指挥的,这要看个人的习惯而定。

5、指挥动作与动作规范

指挥的动作是一种无声的动态语言。是指挥在排练和演出时,与其指挥的唱奏者之间传达个人对音乐的唱奏要求的媒介或桥梁。无论在排练过程中,还是在演出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指挥应依据音乐表现和指挥表达音乐要求的需要来安排自己的动作,应以音乐需要为原则,任何企图表现自己、或与音乐表现无关、或与当时所表现的音乐不相适应的动作都是不适宜或需要丢弃的。

动作的设计,应以指挥的基本图式为基本依据来安排,必要时,根据音乐的速度、节奏的变化和情绪的变化,可在遵循基本图式的原则基础上作适当改变(可做各种图式的变体、或简化、或分解、或短暂脱离),以利于表达所要强调或要重点提示的地方。

《合唱指挥技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